新标GB19304-2018
《实施《饮用水生产卫生规范是关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一部分》!
新标准GB19304—2018《饮用水生产卫生规范是关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一部分》已正式实施!与GB19304—2003和GB16330—1996有以下变化与标准相比: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用水包装生产要遵守卫生规范”;
☆按照GB14881调整了标准结构;
☆修改了范围;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
☆调整了对生产用原水水质监测的要求;
☆卫生防护要求已对水源进行修改;
☆提高了对源水采集卫生的要求;
☆修改了工厂建筑和生产场地、设备和设施要求;
☆提高了食品安全控制要求,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食品质量;
☆增加了附录A“饮用水包装过程中微生物监控程序的指导手册”。

生产用源水的水质监测
1.公共水系统和非公共供水系统使用的水来进行生产,其中饮用天然矿泉水除外。对于源水水质监测项目的执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GB19298的原料要求进行监测。
2.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源水水质需符合标准GB8537的原料要求进行监测。
3.每年,在非公共供水系统中使用的生产用水来源将被监测两次,分别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如果发生特殊情况,比如地震或洪水,监测次数应增加。
4.生产用源水来自非公共供水系统的,应该在源水出水口进行取样。生产用原水来自公共供水系统的,应该在公共供水接入口进行取样。
5.标准,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GB5749在遇到地震或洪水等特殊情况时,需要增强监测工作。
6.应该立即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当监测结果无法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卫生要求必须被遵守,以确保采集用于生产的源水的安全性
1.避免逆向污染,应该采取措施来防止公共供水系统受到污染,这些措施包括采集公共供水系统的水作为生产用源水,水处理禁止系统直接与公共供水系统管网相连。
2.采集用于生产的水源(地表水或地下水)来自非公共供水系统,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2.1采集点
需要采用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以防止非源水进入采集设备。同时,应该设立专门的采样点,并在设计和操作上避免对源水造成污染。
2.2采集区域
给采集区域周围设立防护隔离区,以限制牲畜和未经授权的人员的进入。出水口或取水口应设置适当的防护设施,地下水的出水口(例如井口和泉眼)应通过建筑物进行防护。
2.3采集设备
应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进行设备安装和维护,以防止源水被污染。在采集点附近建造新的采集点(如水井),或者在水泵修理、移位或其他采集维护行为后,应及时进行消毒。确保采集设备的采水能力与允许的开采量相匹配。
2.4采集输送
应该使用封闭管道进行输送,以防止污染,并且不应该将其装入容器后运到异地。
厂房和车间
除应符合GB14881—2013第4除了遵守章程的规定,还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厂房和车间应设立水处理区、用于灌装和包装的保护区、用于检测的实验室、用于储存原辅材料和包装材料的仓库,以及用于储存成品的仓库。
2.设立专门的区域用于检查和预处理可循环利用的容器,以生产和包装饮用水。
3.应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下(不包括气体),设立配(投)料区。
4.厂房和车间可分为三个区域:一般作业区、准清洁作业区和清洁作业区。一般作业区包括水处理区、包装区、仓库和周转容器检查区。准清洁作业区包括配料区和预包装清洗消毒区。灌装防护区应设在清洁作业区。采用自带洁净室及洁净环境自动恢复功能的吹瓶、灌装、封盖一体设备,不需要将其放置在清洁作业区内。
5.各个作业区域应进行有效隔离,以防止交叉污染。一般作业区、准清洁作业区和清洁作业区之间需有明确的界限。
设备
1.定期清洗、消毒采集设备、输水管道和水贮存设备。水贮存设备应具备密闭性,方便排水和清洗,以防止死水层形成。
2.水处理设备使用精滤设备和杀菌装置来处理水/水时,常常被用于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的设备纯净水的水处理设备还应包括反渗透设备包括蒸馏设备和其他去离子设备。
3.使用除菌设备时,滤膜的孔径应该至少达到多少0.45μm的规格。
4.添加食品添加剂时,应使用自动化控制设备进行操作。
5.应该避免使用手工操作来进行灌装和封盖(封口),而是采用全自动化控制设备。
6.如果要生产包装饮用水,需要准备外洗设备、内洗消毒设备、灯检设备、灌装封盖设备、清洁或消毒盖子设备、喷码设备等。如果要生产桶装饮用水,还要准备拔盖设备和桶口热塑膜包裹密封设备。
7.五个清洗步骤的设备10确保空桶清洗消毒效果,我们将提供一个含有沥干工艺的清洗消毒工位。工位将配备合理的冲洗时间、压力、洗涤剂和消毒剂的浓度等设定。
卫生管理
应符合GB14881—2013第6工作场所应遵守相关规定,确保使用臭氧细菌工艺时空气中的臭氧浓度符合规定。